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通信工作--党史频道
资料中心|党史人物纪念馆|经典著作|历次党代会|党史大事记|开国将帅名录|党史百科 党史上今天|口述党史系列访谈|历史相册|党史周刊|图书连载|永远的丰碑|图说党史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通信工作
叶福林
《党史文汇》授权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独家发布,请勿转载!
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登上井冈山,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始了中国革命新道路的探索。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立和发展,引起国民党反动派的巨大恐慌和极端仇视。为了扼杀新生的革命武装和工农政权,他们不仅在军事上频繁发动“进剿”“会剿”“三天一小仗,五天一大仗”;而且还对根据地实行严密的经济封锁,企图切断井冈山与外界的一切往来,斩断根据地与外部的所有联系。
为了随时掌握各种情报,适应对敌斗争的需要,同时加强根据地军民的联系,适应根据地建设的需要,井冈山根据地的革命群众,发挥集体才智,创造了独具特色的通信方法,使根据地的信息传递、物资运送、人员往来都能够比较顺畅、便捷地进行。
递步哨。由党组织在各村挑选忠实可靠的贫雇农担任通信员,一般每村二三人,专门负责通信联络工作。他们的通信方式是一村传一村,一站传一站,把大大小小各个村落统统都联系起来,只要工农红军和人民群众有信件,就马上传递。
传山哨。为了更好地侦察敌人,粉碎其武力“围剿”,根据地以农村青年赤卫队队员为骨干组成传山哨。每个成员都在各村的大小山头上设立哨位,平时一面放哨,一面劳动,发现敌情,就用暗号把敌人的人数、武器装备、行动方向等等,一个传一个、一山传一山地迅速传递给邻近各村。
渡口哨和马哨。渡口哨是在大江大河的主要摆渡口,设立哨位和船只,遇有重要的情报、物资和人员,立即摆渡运送。马哨则由骑着马的哨兵,经常在一些关键地点或区域来回巡视,一旦发现敌情及得到重要情报,就快马加鞭赶回根据地汇报。
武装交通和秘密交通。当时,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与国民党统治区“赤白对立”、犬牙交错,许多地方有时控制在红军手里,有时又必须暂时放弃;在几小块根据地的中间夹杂着大片的国民党统治区。党和红军的交通任务,主要是传递文件,同时也负责运送武器弹药、药品和食盐等必需品,以及护送革命干部。这就产生了强行通过苏区、白区边界的“武装交通”和远达千里之外的“秘密交通”。武装交通是由一支短小精干的武装人员组成,化装通过敌人的层层封锁线。而秘密交通多半在白区我地下党组织的掩护下,设立“秘密交通站”。交通员则化装成小商贩、旅客、家庭妇女等等,来往通信。
当时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与党中央的联络分别有两条秘密交通线:一条是从井冈山经永新、莲花的坊楼,到中共湖南省委机关的所在点――萍乡,再由湖南省委转给党中央。这条交通线在1928年月因湖南省委机关遭敌破坏而被迫停止活动。另一条交通线是从井冈山经永新北乡,到吉安县委,再转到江西南昌,由南昌到党中央所在地上海。1929年1月13日,湘赣边界特委书记杨克敏(即杨开明)前往上海向党中央汇报工作,走的就是这条路线。他说:“我是1月13号由井冈动身的,由井冈至永新北乡,由永新北乡秘密(晚上走)走吉安之梅花,由梅花到吉安县城,再由吉安到南昌,由南昌到此间,路上走了20多天,这条路很好走,没有什么危险,中央如有东西寄去,可由吉安党委设法转去。”从杨克敏的这段描述中可以知道,这条交通线一是通畅,二是安全,三是快捷(在当时落后的交通工具条件下从井冈山到上海才用了20多天)。所以当时我党有很多重要的文件,例如1928年4月江西省委指示成立湘赣边界特委,5月2日毛泽东给江西省委的重要报告,以及中央6月4日给毛泽东、朱德及前委诸同志的信等都是经过这条秘密交通线传递的。
此外,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有时还利用白色邮政(国民党政府的中华邮政)来传递信息。当然,上述这些通信方式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其一,某些简单的通信方式只能传递简易、低级的信息,而对一些复杂的信息则无能为力;其二,虽然地下交通站在对敌斗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它只传递根据地党、政、军的重要文件,无法收发民用邮件,而且只要其中一个环节出错往往会导致整个交通网络的破坏和瘫痪;其三,利用国民党的白色邮政也只能是权宜之计,其安全性、时效性都不能保证。由此,在根据地建立赤色邮政的工作引起了革命领导人的高度重视。
据陈钢先生考证,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第一个赤色邮局是在江西省宁冈县龙市镇成立的。他根据陈毅安烈士1927年11月6日寄给妻子信封上的邮戳,经过多方回忆和史实查证,认为早在1927年月,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占领宁冈龙头(即现在的龙市)后,在原国民党老头邮局的基础上,建立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赤色邮局。
1928年5月20日,中共湘赣边界特委在宁冈茅坪召开第一次党的代表大会,成立以毛泽东为书记的湘赣边特委。不久,又在江西永新县成立湘赣边区工农民主政府,正式设立赤色邮政湘赣总局并颁布《赤色邮政暂行章程》,由此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红色通信工作更加健全规范。
- 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 (责任编辑:李兴盛(实习)、孙琳)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11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责任编辑:刘发平]
|